虚假应标怎么判定

招投标知识 2022-10-27   |  人围观

标签: 虚假应标 

  虚假应标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情况:①项目信息披露不透明;②出现同一借款人反复借款现象;③借款项目期限短、金额大、收益高。招标时应该要注意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借款人借款信息是否清晰,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详细可靠,资金担保情况是否公开,相应借贷合同、抵押合同是否完善。

  虚假招标

  1、通常“虚假招标”是指:工程甲方和乙方已经就某个项目签订合同或乙方已进场施工,而并没有通过招标流程,这时为了取得开工许可证,而组织的假招标,多会采用围标、不在媒体发公告等手段以达到让乙方中标的目的。总之,违反“三公”原则的招标都可以叫做“虚假招标”。

  2、虚假招标经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其一,内定标外陪标。这类问题极易在邀请招标中出现,招标人在招标前与拟投标企业私下接触,讨价还价,从中选定中标企业,然后招标人出面办妥邀请招标的审批手续,内定的“中标企业”则串通其他几家企业做被邀请对象,名义是来竞标、实际上是来陪标。

  其二,制定招标文件时暗中偏袒。为使招标条件有利于某一投标人,有些招标人故意设立一些其他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,作为中标的重要条件,通过这类难题挤走其他企业。还有一些工程项目,招标人以不是本地企业等原因为由,排斥其他投标人,保护自己选择的企业中标。

  其三,在评标环节暗做手脚。有的招标人为了让内定的投标人中标,对招标代理机构及评委暗示,使评标打分有倾向性,使其中标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综合评标法中。

  其四,暗示内定企业先低价中标,中标后签订合同时再进行变更。在工程经过招投标确定中标人后,招标人与中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、投标文件签订内容相符的合同,但为了让内定企业中标,先采取低价中标策略,签订合同时或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再通过设计变更等方法给予补偿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也想让你的招标信息展示在这里

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,添加客服咨询 或 立即联系客服
  • 招投标工作流程指引

    教你中标秘诀

    查看干货工作流程指引

    更多内容请下载保标APP

    保标APP下载
    安卓版 ios版下载
    ios版 Android版下载